舌癌是一种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头颈部肿瘤,其位置特殊、解剖复杂,常常因侵及重要血管和神经而增加治疗难度。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手术通过影像引导,将导管或其他器械引入体内,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手术具有很多显著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无需开刀,切口仅针孔大小,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精准治疗,借助影像设备,医生能够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适应症广,适用于多种疾病,尤其适合高龄、体质较弱或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效果显著,介入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介入手术在肿瘤治疗、血管疾病、肝胆疾病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治疗方式,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近日,一名81岁男性患者,因舌部肿物伴疼痛、进食困难来到兰陵县人民医院肿瘤微创外科就诊。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舌癌(鳞状细胞癌),肿瘤位于舌体左侧,侵及舌动脉及邻近静脉,且与舌骨舌肌紧密相连,手术切除难度极大。患者因高龄、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无法耐受全舌切除术或广泛切除手术。也多次奔赴各地尝试其他治疗方式,但效果不佳,肿瘤持续进展,患者症状加重。肿瘤微创外科医护团队接诊该患者后,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决定采用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通过多学科协作(MDT),肿瘤科、影像科、麻醉科及介入科专家共同讨论,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静脉回流路径,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精准送入肿瘤供血动脉。通过血管栓塞技术,将栓塞材料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同时释放化疗药物,达到“双重打击”效果。
术后医护团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情况,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预防感染及出血风险。术后1周复查CT,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栓塞,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患者进食困难及疼痛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进一步缩小,患者恢复至可正常进食,语言功能基本保留。
兰陵县人民医院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具有深厚积累,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超声引导系统等高端介入手术设备,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介入团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数千例成功案例,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供稿:颜丙鑫
编辑:范海蕾
审核:蒋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