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引领

常见却不简单的“房颤”

信息来源:兰陵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次数:68

秋冬来临,老年疾病高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今天介绍的就是一个由心脏发病导致脑血管阻塞进而导致偏瘫的杀手——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跳动不规则,通常心跳加快且无序。房颤是由于心脏电信号异常引起的,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目前我国成人房颤发病率约为1.6%,近2000万人,相当于一个超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发病率与年龄相关,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在6%以上,而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未患房颤的人群高5倍。

房颤发生时,心房规律的跳动被不规则、快速(350-600次/分)的颤动所替代,心室的跳动也变得不规则,导致心慌和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是房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有一部分房颤患者心跳缓慢,还表现为快速和缓慢的心跳交替发生,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黒矇甚至晕倒。如果您有时感觉出现心慌、乏力,自测脉搏搏动不规整,则高度怀疑房颤,建议及时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心慌发作时间短,做心电图时错过了症状,建议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甚至更长时间)来排查房颤。房颤最初往往是阵发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为持续性的,直至永久性的房颤。

房颤最严重的危害是血栓栓塞和心衰。房颤时,由于心房失去了规律的收缩,心房的血液不能被完全注入心室,部分血液滞留在左心房的一个盲腔—左心耳,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在高龄老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衰时。一旦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流随机栓塞全身的血管,最常见于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严重者甚至死亡。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可达正常人群的5倍。血栓也可落入其他器官的血管导致其栓塞,如下肢动脉栓塞、脾栓塞、肾栓塞等。此外,由于心房规律收缩的丧失和长期心率过快,会使得心脏扩大最终导致心衰。近年来还发现房颤与痴呆、抑郁和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房颤若得不到规范的治疗,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因此,认识及重视房颤的意义重大。

房颤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引发房颤的病因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您的房颤是由其他疾病(如甲亢)继发导致的,那么积极治疗原发病后房颤就可能被治愈。最理想的治疗就是将房颤转为正常的心脏节律(窦性节律),治疗方法有药物复律、电复律和手术治疗(导管消融)。目前认为,症状性房颤,尤其是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应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有些患者的房颤很难转复窦性心律并维持,需要尽可能控制心率,避免心跳过快导致心衰。房颤最重要的治疗是预防血栓栓塞。房颤患者必须评估血栓栓塞风险,如果血栓栓塞风险较高,建议规律口服抗凝药物,并同时评估出血风险,目的在于尽可能控制出血危险因素,如更好控制血压、优化药物等,如出血危险因素较多且无法纠正,就要更慎重考虑抗凝治疗。如不能服用抗凝药,因为多数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可考虑左心耳封堵术来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兰陵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全市县级医院中首先独立完成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自2023年以来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不仅在数量上,在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治疗以及术后随访方面均名列前茅。医院设立房颤门诊,极大方便了房颤病人的筛查、诊疗,每年6月6日中国房颤日,均会举行大型房颤义诊活动,为群众免费筛查。目前兰陵县人民医院与全县“心电一张网”紧密连接,帮助广大房颤病人认识房颤,及时发现房颤、治疗房颤。

 

供稿:苗阳阳

编辑:范海蕾

审核:蒋步礼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血管介入治疗在特殊位置舌癌患者中的成功应用
  • - 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