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程先生及其家人专程送来三面锦旗,表达对兰陵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救命之恩的深切感激。作为一名危重脑卒中患者,程先生从入院时深度昏迷到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他及家人深知自己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救治历程。锦旗虽轻,承载的是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对医者仁心的至高赞誉;言语淳朴,传递的是对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真诚褒奖。
时间回到2025年3月15日,51岁的程先生因“突发意识不清1小时10分钟”被紧急送至兰陵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到院时已陷入昏迷状态,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情况危急!卒中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急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进一步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桥脑、双侧小脑急性脑梗死,右侧椎动脉远端闭塞。
患者病情极其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多学科专家一方面联合会诊,一方面耐心、专业地与家属沟通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宝贵救治时间窗的流逝。经过充分沟通,家属最终理解了“时间窗”的重要性,同意立即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再考虑转运。
争分夺秒,溶栓显奇效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为患者注射了溶栓药物TNK。令人惊喜的是,溶栓后仅约5分钟,患者意识便逐渐转清,并能言语交流,肢体也可抬举!病情迅速好转,家属目睹这一显著变化,当即决定放弃转院,留下继续治疗。
随后,患者被转入卒中病房,接受改善侧枝循环、减轻脑水肿等综合治疗。白天至夜间,患者病情相对平稳,言语基本清晰,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
病情反复,再遇险关
然而,卒中救治之路常伴波折。第二天清晨,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再次陷入意识不清状态,并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紧急复查头颅CT仍未见出血,但进一步的头颅磁共振揭示:右侧枕叶、右侧丘脑、脑干及双侧小脑急性梗塞灶,并出现脑水肿伴小脑扁桃体下疝!幸运的是,影像显示此前闭塞的右侧椎动脉已被完全开通(提示溶栓成功),当前意识障碍主要源于脑水肿和脑疝形成。
学科协作,勇担风险
面对这一危急情况,颅脑疾病外科二病区魏秀川主任紧急会诊。在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和影像资料后,魏主任果断决策,顶着患者尚处于溶栓后24小时高危出血期的巨大风险,在取得家属理解和支持后,为患者施行了挽救生命的右侧脑室外引流术,以缓解颅内高压和脑疝。
术后,患者转入急诊监护室,接受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高级生命支持。在急诊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与严密监护下,患者成功渡过最危险的难关,病情逐渐稳定。随后,患者再次转回急诊卒中科,接受系统的康复等综合治疗。
兰陵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强大力量、无缝衔接、全力以赴的救治,使程先生最终转危为安,并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康复效果——出院后已恢复至接近正常状态,能够回归日常生活。卒中中心团队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治理念,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征途上坚定前行,用仁心仁术续写更多生命奇迹的杏林故事!
患者如何尽早识别自己得了脑卒中?
我们可以通过“FAST”判断法,尽早识别自己或家人是否患有卒中。
F代表 face,即观察鼻唇沟是否对称,嘴角是否歪斜;
A代表 arm,看双侧手臂有没有力气;
S代表speech,是否存在言语表达或理解困难,或言语不清;
T代表time,即需要第一时间就诊,由医生排查是否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牢记中风120:三步识中风,快打“120”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兰陵县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
兰陵县人民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位于东医疗区,整合120院前急救、急诊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病区、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科、介入医学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康复科、医技等多学科,实现对脑卒中进行高效、规范的诊治。
中心技术力量雄厚,除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外,硬件方面拥有多台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TCD等国内外先进设备。中心依托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实行24小时CTA+CTP检查,开展24小时溶栓取栓治疗等特色服务,打造了一条急性卒中患者优先、多学科协作的救治绿色通道。
中心秉承“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始终坚持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谋求发展。如果出现脑卒中相关症状(如:言语不畅、肢体偏瘫麻木、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眼睛斜视、口角歪斜、意识不清等),请您及时拨打120或者兰陵县人民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5120120,到具有溶栓取栓能力的兰陵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诊治。
供稿:宋国栋
编辑:范海蕾
审核:蒋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