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属于原发性头痛的范畴。临床表现为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疼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有明显的间歇期,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光、声刺激或者日常活动均可加重疼痛。
1个月前,68岁的王大娘来到兰陵县人民医院颅脑疾病外科一病区,她被顽固性偏头痛折磨10余年了。疼痛部位位于右耳前方,每日发作数次,每次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患者非常痛苦,偏头痛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多次求医问药无果,吃了多种缓解疼痛的药物效果差,科室以偏头痛收入院治疗,接诊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后确定行周围神经血管减压术的方案。手术选择局部麻醉,取长约3cm纵行手术切口,显微镜下观察到耳颞神经与伴行颞浅动脉和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彻底分离减压,术中无神经和血管损伤,采取皮内缝合,术后第二日疼痛缓解,住院3天出院。随访至今,王大娘均表示疼痛消失,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瘢痕,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疼痛持续发作时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严重者甚至达到“痛不欲生”的程度。目前,偏头痛治疗以药物为主,但部分患者存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没有效果、药物副作用大以及药物禁忌症等情况,因此,不少“顽固性头痛”还是需要通过手术治愈。多数偏头痛患者的发作机理与头皮局部神经被异常血管等组织压迫或受到搏动性刺激密切相关,微创血管减压术可以解除血管与周围神经的异常接触,防止疼痛的发作。通过显微镜找到联系紧密的神经和血管,然后把责任血管在显微镜下隔离、切除或者阻断,从而减少血管性的扩张对神经的刺激。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微创血管减压术有效率达90%以上,且只涉及头皮表浅神经和血管,不需要进入大脑,风险低。显微镜下操作,切口小,术后给予美容缝合,不影响美观,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费用也少。对于顽固性偏头痛,长期口服多种药物均效果不明显者,可以考虑接受周围神经微血管减压的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供稿:徐强 刘杰 杨家应
编辑:范海蕾
审核:蒋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