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碘----“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也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对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因此,碘被称为智力元素。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因此,保持孕妇、哺乳期妇女适宜的碘营养水平,对孩子的生长尤为重要。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同时保障自身以及胎儿和婴幼儿碘营养需要,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普通成人碘的推荐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同时保障自身以及胎儿和婴幼儿碘营养需要,其推荐摄入量分别为230、240微克/天。
碘缺乏地区居民需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按照国家划分碘缺乏地区的现行标准,兰陵县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所有行政村(社区)的居民饮用水中碘含量低于40微克/升,符合碘缺乏地区的判断标准。在碘缺乏地区,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兰陵县为碘缺乏地区,碘缺乏行政村(社区)名单可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疾控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查询。
二、碘不足与过量——平衡的艺术
缺碘的危害:胎儿期: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及不可逆的智力损伤。儿童期: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聋哑症。成人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疲劳、工作效率下降。
碘过量的风险:长期碘摄入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该限制碘的摄入,尽可能忌用富碘食物和药物。
三、科学补碘,轻松四步走
1、第一步:碘盐不能少--坚持食用合格碘盐,这是最简便、实用、经济的补碘方法。
2、第二步:日常饮食巧安排--食用富碘食物辅助补碘:在坚持食用碘盐的基础上,可食用富碘的食物进行辅助补碘,如海带、裙带菜、紫菜、贝类等。
3、第三步:了解自身碘水平--尿碘测定是最方便常见的一项检查。理想值:孕妇尿碘150-250微克/升。
4、第四步:科学补碘别过量--孕期补碘也并非越多越好,补碘过多可能造成孕妇和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要科学补碘,“碘”到为止。
健康指导建议
1、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2、在坚持食用碘盐基础上,每周吃1—2次海带、紫菜等富碘食品。
3、为防止碘损失,做饭时不宜过早放盐,临出锅时再放比较好。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在油锅里煎炸。
4、一次购买的加碘食盐不宜过多,存放时间不宜太长。
5、用棕色遮光的瓶或带盖陶瓷罐盛放碘盐。
6、碘盐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
7、在3个月后进行1次尿碘检测。
总之,科学补碘,是每位准妈妈准爸爸孕期不可或缺的责任与智慧。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这段充满爱与希望的旅程中,让补碘成为孕期的小确幸,“碘”亮宝宝的未来之路。
供稿:范子雨
编辑:范海蕾
审核:蒋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