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陵县人民医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引领

浅谈神经介入

信息来源:神经介入科 苗阳阳 发布时间:2020-06-01 浏览次数:1450

神经介入医学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

人体的动脉都是相通的。神经介入实际是利用了人自身的血管管道治疗,从大腿根部的腹股沟处穿刺股动脉,伤口只有大约一个小米粒大小,导管由此进入,建立进入脑动脉的通道,之后脑血管支架、扩张球囊、弹簧圈等介入材料就可以通过导管到达到达靶血管和靶病变,快速撑开患者狭窄闭塞的血管,或应用弹簧圈堵塞动脉瘤和出血点。

当前介入技术和内科技术、外科技术一起并称为三大医学技术;相对于后两者,介入是一门年轻的技术,既独立于内外科技术之外,又和它们交叉并存,协同发展。

神经介入技术主要是诊治脑与脊髓血管病,在脑肿瘤等疾病方面也有涉及,如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肿瘤类的诊治等。

神经介入治疗不同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具有不开颅、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是微创外科的方法之一。神经介入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体表不留瘢痕,真正的原装生活。神经介入技术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组织创伤,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所以容易被患者接受。

   神经介入手术操作创伤小、时间短,对病人而言损伤轻,痛苦小,危险低;那些因合并症多不能耐受开放手术或全麻的患者,是一个好的选择。由于介入手术采用血管内途径,避免了因病变部位带来的手术限制,如:颅内多发动脉瘤,介入治疗可以一次完成。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实施,如急性脑血栓的介入治疗。完成股动脉穿刺,并将导管插至病变血管,常可以在数分钟或十余分钟内完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血管再通,挽救脑组织。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机械取栓治疗就是介入治疗快捷的最佳体现。

在脑卒中患者中,有60%~70%是缺血性脑卒中。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塞患者而言,介入手术机械取栓是更快的救命手段(逆天技术),能降低致残、死亡率,同时也是预防性措施,而随着卒中早期发现的预防宣传、卒中急救流程的完善、救治新技术的出现、时间窗的不断扩大,新指南的快速发布则可使更多的病人受益,当前急性脑梗的治疗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0时代)。

目前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神经介入治疗手段主要有球囊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式支架置入术、自膨式支架置入术,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及路径特点选择合适的血管内治疗方式(个性化治疗)。

当出现急性动脉梗塞时,急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时,采用血管介入治疗,可以快速打通患者生命线,堵塞住出血破裂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抢救生命!

当然神经介入技术也有一定风险。神经介入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也很容易被患者误解为“小手术”或没有风险。这是非常错误的。在血管内操作仍然是有风险的,比如血管破裂、堵塞等,就可以引起颅内出血或脑梗死,造成严重后果。另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问题需要注意,如穿刺部位血肿、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射线引起的副作用等。在手术级别分类中,脑血管造影被列为三级手术,一般的介入治疗都是四级手术(最高级别),可见它不是小手术。神经介入医生常常需要有深厚的神经病学、神经解剖基础,还要有敏锐的影像辨别能力和熟练的介入器材操控能力,否则“小手术”会引起“大麻烦”。

另外,神经介入手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目前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逐渐在发展中克服。例如,颅内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率较高。但随着颅内支架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这些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


  • - 新闻中心 -